- 爆发的网络传播与意外好处;
- 使用相关性聚类统一稀疏割、聚类删除和模块度聚类目标;
- 超精确度增加了文化动态的可预测性;
- 个体异质性产生爆炸性的系统网络动力学;
- 用元数据描述Twitter中的政治假新闻;
- 广义凝胶理论描述了支持极端主义的人类在线聚合;
- 人口极化动态和下一代社交媒体算法;
- 本福德定律和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 带惩罚和机会主义合作伙伴转换的网络演化囚徒困境博弈;
- 信息的不对称访问会影响网络中的幂律指数;
- 国际年轻物理学家比赛2017年;
- 重新考虑贸易区;
- 是否可以将区域相同用作面对面联系的中介变量?;
- KPR的传奇:理论和实验的发展;
- 极化人群的智慧;
- 社区检测的不同方法;
- 自相似层次图和Sierpi’nski图的一致性:收敛速度,延迟鲁棒性和一致性;
爆发的网络传播与意外好处
原文标题: Diffusion in Networks and the Unexpected Virtue of Burstiness
地址: http://arxiv.org/abs/1608.07899
作者: Mohammad Akbarpour, Matthew O. Jackson
摘要: 信息,感染或创新在整个社会中的传播是否不仅取决于互动网络的结构,还取决于互动的时间安排。最近的研究表明,在人们只活跃于“爆发”的网络中,扩散可能会失败,活跃一段时间,然后沉默一段时间,但如果人们活跃在一个更随机的泊松方式。这些研究通常考虑根据相同的随机定时过程节点活跃的模型,然后询问哪个定时是最优的。事实上,人们的活动模式差异很大 - 有些是突发性的,有些则不是。在这里,我们表明,如果人们的活动模式不同,突发行为并不总是伤害扩散,事实上有一些(但不是全部)人口突然显著帮助扩散。我们证明了扩散的最大化要求不同代理人之间的异构活动模式,代理人活动时间的整体最大化模式不涉及任何泊松行为。
使用相关性聚类统一稀疏割、聚类删除和模块度聚类目标
原文标题: Unifying Sparsest Cut, Cluster Deletion, and Modularity Clustering Objectives with Correlation Clustering
地址: http://arxiv.org/abs/1712.05825
作者: Nate Veldt, David Gleich, Anthony Wirth
摘要: 我们提出并分析了一个基于相关聚类的特殊加权版本的图聚类的新框架,它统一了几个现有的目标,并满足了一些有吸引力的理论性质。我们的框架(我们称之为LambdaCC)依赖于一个分辨率参数$ \ lambda $,它隐式地控制了所有输出集群的边密度和最稀疏的分割。我们证明了当我们改变$ \ lambda $时,我们的新聚类目标在群集删除问题和最小最小割问题之间进行插值,并且与已经充分研究的最大模块性目标密切相关。我们提供了几个算法来优化我们的新目标,包括对于$ \ lambda \ geq 1⁄2 $的情况的5近似,以及对于NP-硬群集删除问题的第一个常数因子近似算法。我们展示了我们的框架和算法在几个真实世界网络中查找社区的有效性。
超精确度增加了文化动态的可预测性
原文标题: Ultrametricity increases the predictability of cultural dynamics
地址: http://arxiv.org/abs/1712.05959
作者: Alexandru-Ionuţ Băbeanu, Jorinde van de Vis, Diego Garlaschelli
摘要: 对社会的量化理解需要经验数据和数学模型的有用组合。文化动力学的模型旨在通过社会影响来解释文化上相同的群体的出现。传统上,个体的最初文化特征是随机选择的,重点在于表征与这些(退火)初始条件无关的模型结果。在这里,由于对现实世界中对社会行为预测的兴趣越来越大,我们扭转了这个观点,关注了最终文化状态的具体(“淬灭”)初始条件(包括从真实数据中获得的)的效果。我们从最初的文化特征的知识中研究最终文化群体(即最终属于哪个群体)的“社会内容”的信息论意义上严格定义的可预测性。我们发现,与随机和混洗的初始条件相比,经验性文化状态的分级超类测量组织显著增加了最终社会内容的可预测性,主要是将文化融合限制在较低级别的层次内。而且,可预测性与短期社会协调性和长期文化多样性的兼容性相关,最近在实证数据中发现这种性质强大且稳健。我们还引入了一个空模型来生成保留真实数据的超指标的初始条件。使用这种超测量模型,随机和混洗案件的可预测性大大增强,证实了文化经验等级组织对预测社会影响模型结果的有用性。
个体异质性产生爆炸性的系统网络动力学
原文标题: Individual heterogeneity generates explosive system network dynamics
地址: http://arxiv.org/abs/1712.05996
作者: Pedro D. Manrique, Neil F. Johnson
摘要: 个体异质性是许多现实世界系统的关键特征,从生物体到人类。然而,它在决定系统集体动力学方面的作用通常不是很好理解。在这里,我们通过比较有利于相似或不相似个体的连接机制来研究个体异质性如何影响系统网络动力学。我们发现这种基于异质性的演变可以推动爆炸性的网络行为,并决定极化人口如何走向共识。我们的模型与来自生物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个体异质性可能在现实世界网络和社区的集体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不容忽视。
用元数据描述Twitter中的政治假新闻
原文标题: Characterizing Political Fake News in Twitter by its Meta-Data
地址: http://arxiv.org/abs/1712.05999
作者: Julio Amador, Axel Oehmichen, Miguel Molina-Solana
摘要: 本文通过对元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在Twitter上刻画政治假新闻的初步方法。特别是,我们关注唐纳德·特朗普当选时当天收集的超过150万条推文,作为美国第45任总统。我们使用嵌入在这些推文中的元数据来查找包含假消息和不包含推特的推文之间的差异。具体而言,我们只对推特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用户对推特的曝光,通过传播假消息的账户特征以及查看他们的偏见。我们发现关注者的分布,微博上的URL数量以及用户的验证存在显著差异。
广义凝胶理论描述了支持极端主义的人类在线聚合
原文标题: Generalized Gelation Theory describes Human Online Aggregation in support of Extremism
地址: http://arxiv.org/abs/1712.06000
作者: Pedro D. Manrique, Minzhang Zheng, Zhenfeng Cao, Neil F. Johnson
摘要: 虽然有很多关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系统的聚合理论,但是它们没有考虑到例如在活体物种中发现的显著异质性。这是不幸的,因为理解异质个体如何聚集在一起支持极端主义事业,例如,是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在这里,我们发展了这样的理论,并表明内在的人口异质性可以显著延迟凝胶转变点和改变凝胶的生长速度。我们运用我们的理论来研究人类如何在网上聚合以支持某一特定的极端主义事业。我们表明,该理论提供了对2014年底开始的ISIS在线极端主义支持(所谓的伊斯兰国)的准确描述。
人口极化动态和下一代社交媒体算法
原文标题: Population polarization dynamics and next-generation social media algorithms
地址: http://arxiv.org/abs/1712.06009
作者: N.F. Johnson, P. Manrique, M. Zheng, Z. Cao, J. Botero, S. Huang, N. Aden, C. Song, J. Leady, N. Velasquez, E.M. Restrepo
摘要: 我们提出一个解释和再现人口极化动力学近期观测结果的多体理论,受控于人类实验,并解决围绕互联网影响的争议。它预测,人口是否和如何变得两极化是由潜在竞争的性质决定的,而不是个人收到的信息或其在线泡沫的有效性。在此框架的基础上,我们展示了旨在将人们聚集在一起的下一代社交媒体算法可能会导致爆炸性渗滤过程,从而产生新的极端情况。
本福德定律和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原文标题: Benford’s Law and First Letter of Word
地址: http://arxiv.org/abs/1712.06074
作者: Xiaoyong Yan, Seong-Gyu Yang, Beom Jun Kim, Petter Minnhagen
摘要: 导出并描述了通用首字母定律(FLL)。它预测了小说中第一个字母的百分比。 FLL类似于Benford法则(BL)的第一位数字,它预测了数据集合中第一位数字的百分比。两者都是通用的,FLL只取决于字母表中的字母数,而BL只取决于数字系统基数中的数字。这些普遍规律的存在似乎是违反直觉的。尽管如此,它们都能很好地描述数据。与一些较早的作品的关系被给出。 FLL预测,一个英文作者平均从英文字母“t”开始,约有100个单词中的16个。数据证实了这一点,但作者可以自由地写任何东西。富勒的影响和FLL的适用性仍然是未来。
带惩罚和机会主义合作伙伴转换的网络演化囚徒困境博弈
原文标题: Evolutionary prisoner’s dilemma games on the network with punishment and opportunistic partner switching
地址: http://arxiv.org/abs/1712.06149
作者: Hirofumi Takesue
摘要: 惩罚和合作伙伴转换是支持合作演变的两个充分研究的机制。对人类行为的观察表明,采取惩罚的程度取决于使用替代机制,包括伙伴转换。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调查了在网络上进行的演化囚徒困境博弈中处罚和合作伙伴转换的综合效果。在模型中,代理人位于网络上,以惩罚的方式参与囚徒困境博弈。另外,他们可以机会主义地改变互动合作伙伴来提高收益。我们的蒙特卡罗模拟显示,当伙伴切换的频率较低时,需要大量的惩罚者来抑制叛逃者。相比之下,无论处罚的力度如何,合作伙伴转换频率高的合作是最丰富的策略。有趣的是,合作者变得丰富不是因为他们避免了惩罚的代价,并且赢得了更高的平均收益,而是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被叛徒转介为角色代理人。我们的研究结果意味着社会关系的流动性对于维持合作所采取的策略具有深远的影响。
信息的不对称访问会影响网络中的幂律指数
原文标题: Asymmetric access to information impacts the power-law exponent in networks
地址: http://arxiv.org/abs/1712.06169
作者: Zhenfeng Cao, Zhou He, Neil F. Johnson
摘要: 优先附着(PA)过程是解释网络幂律度分布的流行理论。在PA中,新顶点向现有顶点添加边的概率取决于目标顶点的连通性。然而,在现实世界的网络中,每个顶点可能具有对信息的不对称可访问性。在这里,我们使用新的网络生成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该机制包含对上游和下游信息的不对称可访问性。我们表明,这种不对称的信息可达性直接影响幂律指数,产生与观测值一致的广泛的值。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三个重要的现实世界网络的可能机制:引文网络,超链接网络和在线社会网络。
国际年轻物理学家比赛2017年
原文标题: The International Young Physicists’ Tournament 2017
地址: http://arxiv.org/abs/1712.06295
作者: Martin Plesch, Matej Badin, Natália Ružicková
摘要: 2017年7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举办了第30届国际青年物理比赛(IYPT),参赛队伍为30美元。IYPT是一个高中学生团体的现代科学竞赛,也被称为物理世界杯。在这里,我们从这个年度的比赛中简要的报道一个简要的参赛队伍解决问题的清单。针对其中的一个问题,扭转陀螺仪,我们也带来了一个理论和实验解决方案的一瞥。
重新考虑贸易区
原文标题: Trading Zones Revisited
地址: http://arxiv.org/abs/1712.06327
作者: Harry Collins, Robert Evans, Michael Gorman
摘要: 我们描述并详细阐述了柯林斯等人2007年交易区域和交互专门知识中首次提出的交易区域模型。我们相信这个扩展版本的模型包含了一些非常重要但是以前被忽略的单独语言社区沟通的方式。我们用例子来说明这个论点。
是否可以将区域相同用作面对面联系的中介变量?
原文标题: Can co-location be used as a proxy for face-to-face contacts?
地址: http://arxiv.org/abs/1712.06346
作者: Mathieu Génois, Alain Barrat
摘要: 技术进步已导致旨在测量不同空间分辨率的个人共存的数据收集努力的数量大大增加。然而,还不清楚有多少共存数据可以告诉我们实际的面对面接触,特别有兴趣研究社会群体中的人口结构,或用于数据驱动的信息模型或流行传播过程。在这里,我们通过利用包含高分辨率面对面接触的数据集以及在各种情况下在时间上解决的个体的更粗糙的空间定位来解决这个问题。共存和面对面接触的时态网络共享一些结构和统计特征,但前者是(根据定义)比后者更密集。因此,我们考虑几种下采样方法,它们根据共存信号产生替代接触网络,并将它们与真实的面对面数据进行比较。我们表明,这些代理网络重现了真实数据的一些特征,但只能部分地识别面对面网络的最中心节点。然后,我们解决在数据驱动的流行病模拟过程中使用这种下采样的共存数据以及确定有效的遏制战略的问题。我们表明,各种抽样方法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下文。我们讨论我们的结果在数据收集策略和方法方面的后果。
KPR的传奇:理论和实验的发展
原文标题: The Saga of KPR: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s
地址: http://arxiv.org/abs/1712.06358
作者: Kiran Sharma, Anamika, Anindya S. Chakrabarti, Anirban Chakraborti, Sujoy Chakravarty
摘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简要叙述一下加尔各答派斯餐厅(KPR)问题的最新进展的起源和概述,这个问题可以作为一个更大范围的资源分配问题的原型,通常使用协调和反协调博弈来研究竞争代理人的数量。我们讨论KPR及其几个扩展,以及它在许多经济和社会现象中的应用。我们结束这篇文章,讨论一下我们正在进行的同样问题的实验分析。我们证明这提供了一个人们如何分析复杂情况,设计他们的策略或对他们作出反应的有趣的图片。
极化人群的智慧
原文标题: The Wisdom of Polarized Crowds
地址: http://arxiv.org/abs/1712.06414
作者: Feng Shi, Misha Teplitskiy, Eamon Duede, James Evans
摘要: 随着美国政治两极化的不断升温,两极分化的个人能否成功合作的问题变得日益迫切。尽管个人观点的多样性通常会导致团队在复杂任务上的表现优秀,但强烈的政治观点与冲突,错误信息和不愿意与超越回声室的人和观点相关联。目前尚不清楚自我选择的政治多样化个体是否会创造更高或更低质量的结果。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对维基百科的政治,社会问题和科学文章进行数百万次编辑的分析,探讨团队政治组合对绩效的影响。我们通过对保守派和自由派的文章的贡献来衡量编辑的政治路线。对编辑进行的一项调查证实,那些主要编辑自由文章的人比民主党和那些与共和党编辑保守派的人更加强烈。然后我们的分析表明,两极分化的团队 - 包括政治上不同的编辑人员组成的平衡团队 - 创造比政治上同质的团队更高质量的文章。这个效应在维基百科的政治文章中最为强烈,但在社会问题甚至科学文章中也有所体现。对“谈话页面”这篇文章的分析表明,政治极化的团队比政治温和派参与更长,更具建设性,更有竞争力,更实质性的语言学辩论。政治多样化小组对维基百科政策的更多使用提出了制度设计原则,以帮助释放政治极化团队的力量。
社区检测的不同方法
原文标题: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community detection
地址: http://arxiv.org/abs/1712.06468
作者: Martin Rosvall, Jean-Charles Delvenne, Michael T. Schaub, Renaud Lambiotte
摘要: 关于网络社区构成的精确定义仍然难以捉摸。因此,网络科学家们已经将基准网络上的社区检测算法与社区结构的特定形式进行了比较,并基于他们使用的数学技术对其进行分类。然而,这种比较可能会产生误导,因为数学机器的明显相似性可能会掩盖为什么我们想要首先使用社区检测的不同原因。在这里,我们对这些支持社区检测的不同动机进行了重点回顾。这个问题驱动的分类在应用网络科学中很有用,在这个网络科学中为给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算法是很重要的。此外,强调社区发现的不同方法也勾勒出许多研究方向,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开放的方向和途径。
自相似层次图和Sierpi’nski图的一致性:收敛速度,延迟鲁棒性和一致性
原文标题: Consensus in Self-similar Hierarchical Graphs and Sierpi\‘nski Graphs: Convergence Speed, Delay Robustness, and Coherence
地址: http://arxiv.org/abs/1712.06496
作者: Yi Qi, Zhongzhi Zhang, Yuhao Yi, Huan Li
摘要: 层次图与Sierpi \ nski图是迭代构造的,它们在任意迭代中具有相同的顶点和边的数目,但是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层次图是非分形和小世界的,而Sierpi \ nski图是分形和“大世界”。这两个图都找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层次图和Sierpi’nski图的一致性问题,重点讨论了三个重要的一致性问题,即一阶(二阶)动态的收敛速度,时延稳健性和一致性,它们分别由代数连通性,最大特征值以及拉普拉斯矩阵的每个非零特征值的倒数(和倒数的平方)之和确定。对于这两个图,基于两个连续迭代的特征值的显式递归关系,我们评估第二小的特征值以及最大的特征值,并且获得闭合形式的解的倒数和(倒数的平方)所有非零特征值。我们还比较了我们在两个图上得到的一致性问题的结果,并且显示它们在所有相关数量上都有所不同,这是由于它们的拓扑结构有显著差异。
声明:Arxiv文章摘要版权归论文原作者所有,由本人进行翻译整理,未经同意请勿随意转载。本系列在微信公众号“网络科学研究速递”(微信号netsci)和个人博客 https://netsci.complexly.cn (提供RSS订阅)进行同步更新。

作者:ComplexLY
微信公众号:netsci
欢迎扫描左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进行交流!
本文地址:https://netsci.complexly.cn/post/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