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杂工程系统开发过程建模的综述与框架;
- 极化,弃权和中位数投票定理;
- 地理和选举结果(GEO)指标:简介;
- 互动城市选择模型及其在城际互动测度中的应用;
- 大流行期间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反应的时空特征探讨;
- 社会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 技术、政策和市场影响下的零工经济劳动战略演化动力学;
- Koo:新王?描绘印度新兴社会网络的特征;
- 从社会到流行病的临界点以及反之;
- 社会距离的社会鸿沟:Covid-19大流行期间圣地亚哥的封锁;
复杂工程系统开发过程建模的综述与框架
原文标题: A Review & Framework for Modeling Complex Engineered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地址: http://arxiv.org/abs/2103.12820
作者: John Meluso, Jesse Austin-Breneman, James P. Bagrow, Laurent Hébert-Dufresne
摘要: 由于系统和环境固有的复杂性,因此开发复杂的工程系统(CES)对工程师,经理,设计师和商人都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此外,专家们对填补有关CES发展理论的空白表达了极大的兴趣。本文开始以两种方式解决这一差距。首先,它回顾了CES的众多定义以及有关CES开发过程的现有理论和方法。然后,它提出了ComplEx系统集成实用程序模型(CESIUM),这是一个新颖的框架,用于探索众多系统和开发过程特性如何影响CES的性能。 CESIUM创建系统体系结构,相应的工程组织以及组织用于设计系统的新产品开发过程的模拟表示。它通过将系统表示为由主体设计的相互依赖工件的网络来实现。主体通过优化来迭代设计其工件,并与其他主体共享信息,从而将CES推向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该模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提供了验证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极化,弃权和中位数投票定理
原文标题: Polarization, Abstention, and the Median Voter Theorem
地址: http://arxiv.org/abs/2103.12847
作者: Matthew I. Jones, Antonio D. Sirianni, Feng Fu
摘要: 中值选民定理长期以来一直是选民行为和候选人选择的默认模型。尽管当代有关政治见解分配的工作强调民主制中的两极分化以及“左”与“右”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但中位数选民定理却提出了一种反两极化的模型:竞争的候选人移至意识形态的中心分配以最大化选民份额,而不考虑选民的潜在意识形态分布。但是,这些反极性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民偏好的“单峰”,这一假设正在迅速失去两极分化时代的相关性。本文介绍了一种选民选择模型,该模型研究了可能破坏这一发现的三种潜在机制:相对的投票成本可以阻止对两个候选人都足够漠视的选民,具有意识形态动机的第三方替代品可以吸引极端选民,以及双峰分配选民意识形态。在合理的条件下和根据经验观察到的选民意见分布,这些机制可能足以使具有战略思想的候选人无法集中到中央,甚至变得比其选民更加两极分化。
地理和选举结果(GEO)指标:简介
原文标题: The Geography and Election Outcome (GEO) Metric: An Introduction
地址: http://arxiv.org/abs/2103.12856
作者: Marion Campisi, Thomas Ratliff, Stephanie Somersille, Ellen Veomett
摘要: 我们介绍了地理和选举结果(GEO)指标,这是一种识别潜在党派游击队员的新方法。与当前流行的方法相比,GEO指标使用有关分区计划的地理信息以及选举结果数据,而不仅仅是一个或另一个。我们激励并定义了GEO指标,该指标为每个政党提供了一个计数(非负整数)。该计数表示通过对输入地图进行合理的更改,该方可以在不失去任何当前赢得的地区的情况下可能具有竞争力的其他地区的数量。使用GEO度量标准,我们还可以指示哪些区域可能被打包,并指示GEO度量标准计数中最有可能被破解的区域。然后,我们在最近的几次选举中分析每个政党的GEO度量得分。
互动城市选择模型及其在城际互动测度中的应用
原文标题: An interactive city choic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measuring the intercity interaction
地址: http://arxiv.org/abs/2103.12930
作者: Xiang-Yu Jia, Er-Jian Liu, Chun-Yan Chen, Xiao-Yong Yan
摘要: 衡量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许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例如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和交通科学。传统且使用最广泛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是引力模型,但是它需要人为设置参数。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无参数的交互式城市选择(ICC)模型,该模型从个人选择行为的角度衡量城市间的相互作用。 ICC模型假设个人选择与城市互动的概率与目标城市中机会的数量成正比,而与使用旅行时间计算出的原始城市和目标城市之间的介入机会的数量成反比在运输网络中。城际互动强度可以通过计算该概率与原籍城市人口的乘积获得。我们使用ICC模型来衡量中国339个城市之间的互动强度,并分析2005年至2018年中国陆路交通网络变化对城市间和城市互动强度的影响。与以前广泛使用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相比,ICC模型的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
大流行期间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反应的时空特征探讨
原文标题: An Exploration of Ge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Users’ Reactions on Social Media During the Pandemic
地址: http://arxiv.org/abs/2103.13032
作者: Eldor Abdukhamidov, Firuz Juraev, Mohammed Abuhamad, Tamer AbuHmed
摘要: 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社会网络成为沟通,社交讨论和娱乐的主要媒介。社会网络用户定期发表有关冠状病毒大流行影响的意见。因此,社会网络是研究大流行期间讨论的用户的主题,情绪和态度的可靠来源。在本文中,我们调查了人们对社交媒体平台上提出的主题的反应和态度。我们分别从Twitter和Instagram收集了六个月和三个月的两个大规模COVID-19数据集的数据。本文分析了社会网络用户在不同方面的反应,包括情感分析,主题检测,情感以及我们数据集的时空特征。我们表明,社交媒体上的主要情感反应是中性的,而社会网络用户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健康问题。本文考察了吸引更多人的职位和反应的国家,以及在最受关注的国家中讨论的与健康相关的主题的分布。我们阐明了主题在各个国家/地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我们的结果表明,与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帖子相比,来自排名靠前的国家/地区的帖子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并吸引了更多的反应。
社会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原文标题: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Networks on Human Society
地址: http://arxiv.org/abs/2103.13187
作者: Shreyash Arya
摘要: 该报告简要概述了社会网络的起源及其在现代时代最流行的表现形式-在线社会网络(OSN)或社交媒体。它进一步讨论了OSN对人类社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然后提出了数据科学与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挖掘)的结合,作为克服当前挑战并为未来发展铺平道路的有力工具。
技术、政策和市场影响下的零工经济劳动战略演化动力学
原文标题: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Gig Economy Labor Strategies under Technology, Policy and Market Influence
地址: http://arxiv.org/abs/2103.13234
作者: Kevin Hu, Feng Fu
摘要: 现代零工经济的出现为公司和劳工引入了一系列新的就业考虑因素,其中包括各种权衡取舍。通过博弈论方法,我们研究了技术,政策和市场对公司和工人对零工劳动力偏好的影响。从理论上讲,我们提出了具有时变环境的两人非对称双矩阵博弈中复制器方程和模型振动动力学的新扩展,引入了吸引弧,俘获区和逃逸的概念。我们展示了变化的市场条件如何导致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对工作劳动力偏好的独特演变模式,我们通过其对市场驱动的消费者需求和金融激励措施的不同敏感性来解释这一点。通知有关这个新就业类别的未来紧张局势,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收益框架,以分析技术在零工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最后,我们探讨了零工经济中的监管含义,论证了宽松和严格的政策间隔如何改变零工与员工劳动战略之间的公司和工人敏感性。
Koo:新王?描绘印度新兴社会网络的特征
原文标题: Koo: The new King? Characterizing India’s Emerging Social Network
地址: http://arxiv.org/abs/2103.13239
作者: Asmit Kumar Singh, Chirag Jain, Jivitesh Jain, Rishi Raj Jain, Shradha Sehgal, Ponnurangam Kumaraguru
摘要: 社交媒体在短时间内呈指数增长,已成为交流和在线互动的最前沿。尽管社交媒体平台快速增长,但它们仍无法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到不同的语言,并且许多平台仍无法访问。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Koo(一种在2021年开始流行的多语言微博客网站)的特征描述为Twitter的印度替代品。我们收集了407万用户,163.12百万追随者以下关系及其在12种语言中的内容和活动的数据集。印度语言在有关Koo的论述中占有重要地位,表明该平台在推广区域语言方面取得了成功。我们观察到,Koo的追随者网络比Twitter的网络更为密集,而Twitter的网络由紧密联系的语言社区组成。最初的特征预示着对多语言社会网络及其多样化的印度用户群的动态的更深入研究。
从社会到流行病的临界点以及反之
原文标题: From Social to Epidemic Criticality and Back
地址: http://arxiv.org/abs/2103.13288
作者: Paolo Grigolini, David Lambert, Korosh Mahmoodi, Nicola Piccinini
摘要: 我们研究了模拟流行病在个体网络中的传播,这些个体可能与受感染的最近邻居发生性接触而染上疾病,或者在已经采取预防措施的邻居的影响下使用安全的性行为。我们表明,易感人群和受感染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在个人之间赞成安全性行为的观点的模仿(支持使用此类行为的人)和反对这种行为的人都将导致相变。如果流行病的参数处于超临界状态,对应于无限的感染增长,则社会学辩论的相互作用参数也必须处于超临界状态,以控制感染的传播并使系统达到临界状态。我们采用类似于多层复杂网络的理论观点,研究了流行网络受上述社会学辩论影响的情况。我们表明,在激烈的辩论中,这种辩论产生了支持安全性行为的一群人,以及反对使用它们的一群人。我们研究了关于是否使用安全性行为的社会学辩论对性传播感染传播的影响。我们表明,由于流行网络中的这一争论,出现了反映社会网络结构的模式。最后,我们在社会学网络上引入了流行网络的反馈,并证明由于该反馈,社会学系统经历了自组织的过程,从而使其处于临界状态。我们希望这些结果能为积极参与有关性活动相关道德问题的社会辩论分析的行为心理学家和信息科学家提供有趣的建议。
社会距离的社会鸿沟:Covid-19大流行期间圣地亚哥的封锁
原文标题: The Social Divide of Social Distancing: Lockdowns in Santiago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地址: http://arxiv.org/abs/2103.13292
作者: Aldo Carranza, Marcel Goic, Eduardo Lara, Marcelo Olivares, Gabriel Y.Weintraub, Julio Covarrubia, Cristian Escobedo, Natalia Jara, Leonardo J.Basso
摘要: 庇护所和封锁已成为全球各国政府为遏制Covid-19大流行而实施的主要非药品干预措施。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此类干预措施对具有严重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的发展中国家首都智利圣地亚哥的影响。我们研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我们使用地理位置精确的手机数据来测量居家中的行为以及城市内的出行,从而可以刻画对封锁的遵守情况。使用面板数据线性回归模型,我们首先显示出移动性降低10%意味着感染减少13-26%。但是,社会疏远措施和封锁对流动性的影响高度不同,并取决于社会经济水平。虽然高收入区的流动性降低了60-80%(主要是由自愿锁定造成的),但低收入区的流动性却降低了20-40%。我们的结果表明,即使是在城市内部,也无法认识到就地避难所行为的异质性,可能在大流行的争论中产生重大后果。它还证实了在低收入社区实施强制性封锁的挑战,在这些社区,人们从日常工作中获得收入。为了有效发挥作用,在社会经济水平较低的县级禁闭区可能需要与其他支持其居民的措施相辅相成,从而提供援助以提高依从性。
声明:Arxiv文章摘要版权归论文原作者所有,机器翻译后由本人进行校正整理,未经同意请勿随意转载。本系列在微信公众号“网络科学研究速递”(微信号netsci)和个人博客 https://netsci.complexly.cn (提供RSS订阅)进行同步更新。个性化论文阅读与推荐请访问 https://arxiv.complexly.cn 平台。

作者:ComplexLY
微信公众号:netsci
欢迎扫描左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进行交流!
本文地址:https://netsci.complexly.cn/post/20210325/